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找朋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部分动物的生存环境。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进行情景表演并能续编故事。
(3)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幼儿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部分动物的生存环境,培养幼儿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以小白兔的身份出现,和全班小朋友交朋友,并一起玩耍,让幼儿感受的有朋友的快乐。
2. 一只小鱼来敲门,呜呜大哭起来,“怎么了?小鱼”,”你们都有好朋友,都有人玩,可是我孤孤单单的没有小动物和我玩”“那我们帮你找个小伙伴吧”
(二)新课讲授
(1)小鱼在不同的角落找到小鸡、小鸟、最后找到蝌蚪。有了小玩伴。
(2)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小鱼先找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
“小鱼第二个找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
“小鱼第三个找到了谁?他们一起晚了”吗?为什么可以一起玩?“
(3)教师总结“小鱼的家在水里,小鸡和小鸟的家在陆地上,小蝌蚪的家在水里,所以它们可以一起玩”。
(4)小朋友相互之间讨论一下,还有那个动物可以和小鱼一起玩。教师正确引导幼儿。
(5)观看幻灯片,倒叙故事并讲述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扩展幼儿的知识。
(6)师幼儿带幼儿进行续编故事。
(7)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在旁指导。
(8)布置今日任务
教学反思
1.能够完成课前所定目标,幼儿能够自己主动地进行模仿对话,自主创编
2.有礼貌的提出和回答问题
3.扩展幼儿的知识面,认识了水母,贝壳,海星等动物
4.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5.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己进行对话,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6.在情景表演时教师不应固定幼儿思维,让幼儿自由发挥。
小百科: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2【游戏目标】
1.进行奔跑练习,锻炼身体。
2.学会在跑动的过程中,注意到老师的口令,提高幼儿注意力。
3.学会拥抱自己的伙伴。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
2.环境创设:较大的场地
【游戏过程】
1.老师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圈
2.准备运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娄老师要跟你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但是玩游戏之前呢,我们先来活动一下我们的手脚
3.向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以及规则。游戏开始(老师也站在圆圈之中,一起跑动,但不参与游戏)。
师:规则讲解
4.教师总结经验,返回班级教室。
游戏玩法及规则:
教师下口令,圆圈开始以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方向跑动起来。喊着“跑跑跑,跑跑跑”,然后突然喊出一个数字,如“两个”,则小朋友们必须立即找到另一个伙伴,变成两个两个抱在一起的形式。没有成功组队的幼儿将受到惩罚(如一个俯卧撑)。变换拥抱的人数,重复进行游戏。适当进行休息以及经验的总结。
【活动反思】
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很难按照原来排好的圆圈轨道转圈,现场容易混乱。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难准确地念出儿歌。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3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找朋友MP3下载
儿歌:找朋友MP3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个朋友
敬个礼呀 鞠个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4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鳄鱼对于友情的渴望。
2、引导幼儿认识正确的交朋友方式,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经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鳄鱼找朋友》
2、快乐儿童阅读课本-E33、自制动物图卡4、识字卡:《快乐儿童阅读》第三级- ……此处隐藏6222个字……热身动作。
活动过程:
引导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打招呼,如“你们好!你们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会怎么和他交朋友啊!————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孩子们寻找和自己胸卡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去寻找同样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嘿,嘿,我们做朋友吧!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戏,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附儿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找朋友》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喜欢,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学习巩固了儿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合作。
小百科:朋友,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而经常交流,相处起来很舒服,双方有时间就相约在一起而聚一聚。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13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其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和合作意识,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松紧带或彩绳2根,搭成小鸡、小鸭的家
2、材料:小鸡、小鸭的头饰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音乐磁带。
3、幼儿已会小鸡走、小鸭走的动作;会唱小鸡小鸭的歌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做热身运动。
教师为幼儿创设找朋友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可爱的小鸡小鸭,教师扮妈妈,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边唱小鸡小鸭歌曲边做动作。
2、教师示范,启发引导。
教师启发幼儿进行钻的基本动作练习,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教师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在四周,以游戏口吻边示范动作边介绍游戏的方法:小鸡小鸭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听到妈妈的喊声,马上钻出自己的家,来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戏,从家里钻出来的时候,一定要低头,不要碰到家门,看谁是个乖宝宝。
3、幼儿练习,巩固提高。
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准备,听到指令后从家里钻出来,到草地中间跟随录音做游戏。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戏。请幼儿钻回家中蹲好,听指令继续游戏。
4、及时纠错,科学评价。
教师观察幼儿钻的动作,音乐游戏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动作协调的幼儿示范,指导低头弯腰的动作要领。
5、放松活动。
游戏结束时,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家长继续游戏,同时还可创编其他钻的游戏(如钻山洞的游戏)。
而且逐渐增加动作协调性的难度,将钻、爬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游戏。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14活动目标
1、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小白兔之间的异同。
2、学习和使用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为小白兔找朋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小白兔之间的细微差别,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
教师操作材料:小白兔卡片、找朋友的游戏大图1张、小白兔卡片12张。
幼儿操作材料:找朋友的游戏图1张,小白兔卡片12张。
活动过程
导入。
出示卡片小白兔,可可:今天我要出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小朋友们要加入吗?
教师出示游戏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身边的“影子”。可可:这里有很多小白兔,每个小白兔都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好朋友,我们来帮这些小白兔找到它们的好朋友吧!教师出示12张小白兔卡片。
给小白兔找朋友
请小朋友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教师在歌声中为一个小白兔找朋友。教师贴一个错误的小白兔,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好朋友,为什么?哪里是不一样?
第一次,贴错一个围巾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小白兔:帽子、手套、纽扣都一样,围巾的颜色排列顺序不一样。
第二次,贴错一个纽扣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小白兔:帽子、围巾、手套都一样,纽扣的颜色排列顺序不一样。
第三次时,给小白兔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好朋友。
每次游戏中,教师都引导幼儿在对比两个小白兔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看帽子,再看围巾、手套和纽扣。在观察围巾时,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念出颜色。让幼儿在对错的判断中明确什么是一模一样的好朋友。
发放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给小白兔找朋友。
活动延伸
1、在教室里找相同,到户外找相同。
2、在家里玩电脑操作“找相同”。
教学反思
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小白兔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看、说、做。本活动以小白兔找朋友的游戏作为目标,让幼儿快乐的玩,从玩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幼儿园找朋友教案15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体验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随着音乐找到朋友。
材料准备:
磁带、收音机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坐成半圆形,跟老师律动、练声。
2、谈话活动:"你的好朋友是谁?在哪里"激发幼儿找朋友的兴趣。
3、听音乐《找朋友》
4、请有幼儿说说歌词里面找朋友后,小朋友之间做了些什么事情。
5、再听音乐、学习歌曲
6、请5个小朋友做邀请者,1-2小节边唱边拍手踏步走到所要邀请的幼儿前,3-4小节邀请者向被邀请者做邀请动作,左右各一次。被邀请的幼儿则站起,5-6小节,相互敬礼、握手。7-8小节两人手拉手互换位置,邀请者坐在被邀请者的座位上,被邀请者成为邀请者,游戏继续。
7、幼儿一边学习歌曲,一边开始游戏,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
活动反思: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的喜欢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他们又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孩子在游戏中很快乐,有些胆子很小的孩子在大家的鼓励下也会和着音乐拍手找朋友,另外为了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在孩子熟悉音乐的情况下,请孩子们自由的站起来随着音乐找朋友交换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又体会到了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